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前锋区:八载砥砺共前行 法治建设满园春

发布时间:2021-09-24 06:53:55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周君)2013年2月,广安市前锋区成立。新区成立以来,前锋区牢固树立“法治安区”理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全面推进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切实加强全面依法治区统筹,大力把前锋各项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为推进高质量发展、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前锋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一、坚持依法执政

2014年8月1日,区委印发《广安市前锋区依法治区纲要》,2015年1月29日中共广安市前锋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广安市前锋区委关于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区的决定》,成立区委书记任组长统领,专职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主抓,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区政协有关领导任副组长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任成员分工负责的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法治前锋建设扬帆起航。

2019年3月,以党政机构改革为契机,将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改为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作为党委的议事协调机构,委员会主任由区委书记担任,委员会副主任由区委副书记、区长及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副书记担任,委员由区委常委和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府、区政协分管领导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成立了立法协调小组、执法协调小组、司法协调小组、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四个协调小组组长分别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区政府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兼任,副组长及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2019年5月27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审议通过《中共广安市前锋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共广安市前锋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协调小组工作规则》《中共广安市前锋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2020年5月28日,召开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和《法治政府建设与责任落实督察工作规定》;审议了《广安市前锋区乡村振兴法治工作规划(2020—2022年)》。由此,在区委的领导和带领下,法治前锋建设进入新阶段。

2021年4月1日中共广安市前锋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召开

2021年4月1日,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总结建区以来法治工作举措、成效和不足,详细部署下一阶段全区法治工作,法治前锋建设加快推进。

二、严格依法行政

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成立法治政府建设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广安市前锋区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015年以来,区政府常务会学习法律法规147部,切实提升领导干部法治素养。

庭审现场进社区

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积极承接省市下放行政审批事项72项,取消区级行政审批事项66项,将136项区级行政审批事项纳入区行政审批局集中审批,将40项区级行政审批事项以委托方式下放给“百镇建设”试点镇。大力推行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将全区18个部门的155项行政审批事项划转给区行政审批局,由区行审批局履行许可职能。前锋区行政审批局已于2019年10月28日起正式运行,先于其他区市县完成行政审批相对集中改革。

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认真执行《广安市前锋区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规定的通知》,严格执行规范性文件“三统一”制度,坚持对规范性文件的全面审查,2015年以来共审查规范性文件30件,区政府正式出台规范性文件25件,审查率、合格率达100%。加强规范性文件动态管理。每年清查1次发文目录,不定期对知识产权保护、营商环境、生态保护等领域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专项清理。2015年以来共清理出规范性文件37件,清理后继续有效规范性文件22件,其中区政府规范性文件13件,部门规范性文件9件。

强化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严格执行《广安市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工作办法》,逗硬考核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率。落实行政复议委员会制度,依法严格审议重大复杂案件。

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健全信息查询系统。

三、保证公正司法

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严格执行《广安市前锋区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检察机关稳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按照三类人员分类管理原则,全面完成了检察干警的分类定责;逐步完善轻微刑事案件速裁(轻微刑事案件快速办理)办案模式,简化司法程序,提升司法效率。审判机关审判团队“承包案件”,法官会议“激荡理念”,审判委员会“精挑细选”,新型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开始强力推行。大力推进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行政审判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民法典宣传走进代市镇会龙村

深入破解实际难题。检察机关积极推进“两法衔接”信息共享平台录入管理;充分利用全市行政案审判权在前锋区的优势,加大行政诉讼活动监督。审判机关健全信访问题化解处置机制,加强诉调对接工作;全力以赴推进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执行标的到位率居全市前列,基本解决执行难首战告捷;创新执行手段和惩戒方式,试行“诚信红黑榜”,严惩“老赖”。

大力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建立政法系统信息共享平台,健全司法机关分工负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体制机制。推进司法公开。完善法律文书说理与公开制度,构建规范化、信息化、制度化的阳光司法机制。

四、推进全民守法

以“七五”普法规划为统领,以“法律七进”为抓手,组建“七五”普法讲师团、宣传队,积极深入乡镇、村居、企业、机关(单位)、学校、教堂等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深入践行“一月一主题”法治宣传活动,积极开展“四下乡”、“宪法宣传周”、脱贫攻坚、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一系列法治宣传活动,推动形成全民普法新局面。在村(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中探索建立“法律诊所”,给全区所有中小学均配备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并推行“会前学法”和“运用信息化系统学法考法”制度。“七五”普法期间,前锋区围绕区委政府中心工作,举办各类法治讲座和培训100余场,组织开展大型法治宣传活动500余场次,普法受教育达35万余人次。

“四下乡”宣传活动

大力打造法治文化阵地,芦溪河法治文化公园成为全市法治文化阵地的样板。2020年,在全市率先开展“一镇(街道)一法治品牌”试点工作,大佛寺街道“杜中学调解工作室”成效初显。

充分发挥示范创建引领作用,市级“法治示范乡镇(街道)”创建率达80%。2017年,前锋小学成功创建“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原区税务局法治教育基地成为“四川省首批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区检察院牵头打造的广安市检察机关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成功创建为“四川省第二批法治教育示范基地”,原区市场监管局成功创建为第二批省级“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如今,“七五”普法圆满收官,“八五”普法顺利开启。

五、深化社会治理

积极构建现代社会治理体系。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推进实施《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实现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动方案》,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持续深化“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工作。完善矛盾纠纷“网格化”管理,充分整合资源,进一步融入“大调解”格局。目前已建成前锋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等7个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区以来,共调解矛盾纠纷13632件,成功调解13556件,成功率99.4%。加快覆盖城乡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加快推进全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托四川12348法网、司法通APP等网络移动平台、12348法律咨询热线和各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实体平台,逐步形成覆盖广、质量高、可持续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多样化的法律需求,切实打通了“一小时法律援助圈”,建立了群众维权“绿色通道”。建区以来,提供各类咨询服务14000余人次,受理援助案件1200余件。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面推行“雪亮工程”等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开展对危爆物品、寄递物流、禁毒防艾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全面实行“一网格一管理员”格局。全面实行“一网格一管理员”格局。2014年以来,全区配备专(兼)职网格员182名,其中城镇社区专职网格员81名,农村兼职网格员101名,切实做到了“及时发现、迅速上报、快速处理”,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

八载砥砺共前行,法治建设满园春。前锋区被评为“2011-2015年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先进区和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并成功创建为市级法治示范区,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测评连续八年居全省前列、全市第一。如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在前锋正逐步形成,法治前锋建设新征程正扬帆起航。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