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东巴凤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研讨会在东兰召开

发布时间:2021-09-22 05:16:2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岑福山)9月16日,河池市东兰、巴马、凤山三县红色教育基地旅游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东兰县三石镇贵隆菌业公司举行,来自东兰、巴马、凤山三县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的领导、专家参加活动,河池市政协原主席、河池市老区建设促进会原会长覃绍明出席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东兰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班民强主持。

活动首先举行“东巴凤老促会产业发展联盟服务中心”揭牌仪式。然后召开研讨会,会上,三县深入剖析自身现有红色教育资源优势及不足之处,并就深入挖掘“东巴凤”作为广西革命老区核心区和发起区,以及红七军的成立历史和右江革命红色历史,合力打造“东巴凤”一体化红色教育基地旅游精品线路,展开深入研讨,并提出意见建议。

东巴凤三县有着厚重的革命历史,这里是中国农民运动三大领袖(毛泽东、彭拜、韦拔群)之一韦拔群故乡,是伟人邓小平从事农民革命运动起点之一,右江革命发祥地和腹心地,百色起义的指挥中心。百色起义后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鼎盛时期有7000多名官兵,而其中的5000多人为东巴凤籍,现百色起义纪念馆展出的3600多名烈士名录,80%以上是东巴凤籍。新中国成立后,登记入册的东兰籍烈士2266名,凤山籍808名,巴马县740人。涌现出了6名共和国开国将军,东巴凤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和牺牲。东兰县被称为“少数民族将军之乡”。目前东兰县共有56处极具教育意义的革命遗址,4A级景区6处,被誉为“没有围墙的革命博物馆”,凤山县有重大革命遗址51处,巴马县55处,东巴凤有着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文化遗址和红色文化教育内容,三县每年接待社会各界单位、团体200多万人。

会议认为,由于受制于地域条件,思想观念,经济条件,营销手段等因素,三县众多相融共生的高价值红色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整合开发,难以形成完善的旅游大产品体系和旅游精品线路,以红带绿,以绿补红,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展示,辐射带动弱,综合效益不高,制约了三县高质量红色旅游发展;东巴凤三县革命历史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只有集中力量,整合资源,才能形成强大了的合力,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才能给老区人民带来效益;要以史定位,高起点、高规格规划设计好东巴凤红色景区一体化,融合以红带绿,发展绿色旅游,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造福老区人民,把三县建设成为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先锋,中国西南红都;要加大革命遗址复原建设,提升交通网络建设和档次,搞好基础配套服务设施,促进三县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健康持续发展。

覃绍明在会上强调,东巴凤三县红色旅游景区建设一体化,事关老区发展和乡村振兴大计,三县老促会要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老区建设的有关政策,与党委、政府沟通协调,促进这项工作开展,才能无愧于先烈,无愧于千千万万为革命拋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前辈;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谱写老区建设新篇章,三县要有前瞻性,提高政治站位,抱团促进,抱团出力:三县老促会要明确老促会工作性质,找准切入点,创新思路,加强交流协作,做好红色教育与生态文化旅游的结合文章,为区域协同联动发展贡献力量,要乘势而为,为乡村振兴建设出谋献策,打造河池旅游工作新标杆。

巴马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蒋兴棉、秘书长韦高新,凤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张乔鲜、秘书长黄孝谋,东兰县老促会全体人员,东兰县贵隆菌业总经理黄必越,东兰县发改局、三石镇等有关部门参加活动。

活动还参观体验了东兰县贵隆菌业用农业产业带动旅游业取得的成效。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