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芳)“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岗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今天的党史故事就从我们綦江英勇善战,屡建功绩的王良将军说起...”在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菜坝社区党群服务驿站,驻居组长刘溆旻正在给大家讲咱们本地英雄红四军原军长王良的故事。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文龙街道结合自身实际,利用菜坝滨河资源,打造“滨河岸边话党史”学习教育品牌。同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切入点,坚持党建引领、网格赋能、共商共治,分类施策、精准改造,让老小区改出新生活,老居民收获新幸福。
青年干部上讲堂,滨河岸边话初心
“我们都是有一颗爱国心的人,中国是我们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文龙街道太公村本土人才梅翠萍第一次走上“青年说”舞台,从《觉醒年代》开始讲起,带来了一堂真挚而略显生涩的党史课。
梅翠萍是文龙街道“青年说”宣讲队的一员。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接地气、有生气,文龙街道利用菜坝党群服务驿站贴近基层、便利群众的实际,将其打造成老百姓身边的党史学习阵地,同步建立以“领导班子带头讲、基层党组织书记主动讲、驻村居组长跟进讲、青年干部共同讲”的“四讲”联动机制,开设“滨江夜话”、“老党员谈革命岁月”、“青年红色讲堂”、“探访革命旧址”等特色主题活动,让党史学习趣味更浓、鲜味更足、回味更长。
建立“青年说”宣讲队是该街道党史学习教育的一大亮点。“我们充分动员机关、社区、村的青年干部走上讲台轮讲巡讲,让青年干部在党史学习中厚植爱国、爱党情怀,在党史宣讲中传承红色基因,增长理想才干,把青年干部真正培养成有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党和人民事业接班人”宗丽介绍道。
据统计,文龙街道共开展各类党史教育宣讲267场,红色观影活动21次,红色教育基地观摩学习43次, 各基层党支部微信群打卡学习党史故事2.4万余次,构建了线上线下现场三位一体的立体学习模式,营造出了人人学党史,处处是讲堂的浓厚学习氛围。
党史学习促实践,老旧小区焕新颜
“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归宿和落脚点。老旧小区改造与民生福祉相连,与城市发展相牵,同时是綦江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重要内容。文龙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到老旧小区改造的各项工作中,通过党建领航,建立联动机制,精心谋划、稳步推进,把实事好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曾经的菜坝社区,与多数老旧小区一样,属于修建年代较早的单体楼栋,基础设施缺乏,物业管理缺位,公共空间环境较差。加之地处滨河路,年年涨水导致排水管道老化堵塞严重、通讯电缆私接乱拉,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居民改造意愿强烈。
群众事无小事。文龙街道积极构建“街道、社区、小区网格”三级党组织联动机制,由虹桥支部、滨河支部、农角路支部、信达花园支部4个网格党支部的党员牵头25栋楼的电梯加装,社区党委负责电梯安装、增设停车位、绿化景观提升、游乐设施项目建设,街道统筹雨污分流、消防安全整治、基础设施综合改造项目。
党龄即将满50年的老党员周顺明是10栋电梯安装筹委会的“主心骨”。从最初高低层住户间电梯安装意见不统一到集资预算方案讨论,从协调规划许可证到电梯安装的全过程监督,周顺明跑了上百趟,与邻居磨破嘴皮,与社区共商共议,与部门沟通协调,与施工方斗智斗勇。终于,10栋的电梯率先完工,他又忙着去帮助11栋协调电线杆迁移问题。
在各级党组织带领下,菜坝小区已完成电梯加装19部、增设停车位260个、改造雨污分流管网970米、改造消火栓137套、消防管道1235米,增设无障碍步道设施、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儿童游乐设施等配套设施,小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文龙街道将坚持“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居民自治”的模式,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党群服务驿站的功能,凝聚党员、物业公司、物业管委会等多方力量,探索打造“红色物业”,逐步实现老小区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同时,通过设置文明展板、发放宣传手册、组织志愿活动等方式引导居民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夯实硬件基础,筑牢文明根基,将菜坝社区打造为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排头示范。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