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熊莉)6月18日,和往常一样,张强准时6时半开车出发,赶往四川营山县金鸡沟水库项目建设工地,大坝枢纽、渠道标段、提灌站、管理房等工地上无不留下他的忙碌身影......
今年49岁的张强是营山县城南镇人,中共党员。1991年12月参军入伍,成为云南省军区第二扫雷部队一名战士;1995年转业回到地方,次年分配到营山县幸福水库管理局,先后在该局安保、人秘、南干渠工作过,现为单位驾驶员。2019年被评为营山县最美退役军人。
张强同志无论身在何地,都能严格要求自己,肯吃苦,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在参军期间,他冲锋在前,忠实履行职责,多次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在幸福水库管理局,他精通水电、网络与维护、软件设计、驾驶技术,退伍不褪色,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蹚过“扫雷战场”珍惜新的工作岗位
1991年12月,张强成为云南省蒙自军分区扫雷部队一员新兵,参与和平时期中国第一次大面积扫雷行动。穿上梦想中的一身戎装,这位自豪的新兵蛋子激动得一晚睡不着觉,但后来很快意识到这身军装背后沉甸甸的责任。
经过扫雷培训后,张强和其他士兵一样,扛着100多斤的炸药徒步上山,先用炸药炸开一条壕,将土地划割成方形小块,一寸一寸扫雷前行。在山冈上,有些地雷是埋在地里的,有些地雷就直接裸露在地面,稍有不慎摔倒,就有可能丧命。一些战友想方设法调离扫雷部队,而张强选择了留下来。他说,入伍的那一天,他就认定,反正自己的这一身肉就献给国家了,一切听从党的指挥。
除了扫雷的危险之外,还有另一种危险。扫雷区域全是在莽莽大山之上,终年云雾萦绕,稍不小心就会跨境。有个战友,因持枪跨境在越南被羁押6年。因此,他们每一次出行,都有专人带上指南针和地图。有一次,张强同5、6个战友排雷,稍有疏忽掉了队,而林密雾大,已经看不到一个人,如果走错了路遇到越南士兵,就会判定为持枪进入他国,危险可想而知。无奈之下,张强只好一边小心行走,一边大声喊战友的名字,最终,他很幸运地找到了部队。
这四年时间里,他所处的部队从来没有在正常的营房里住过,全是围绕着中越边境线扎帐篷住宿,一寸一寸地缓慢推进。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部队的扫雷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四年后,他转业回到地方,格外珍惜来到幸福水库管理局上班的日子。
爱岗敬业 恪尽职守“保驾护航”
营山县金鸡沟水库是一座具有农业灌溉、乡村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是全省推广运用的首座新型胶凝砂砾石坝,也是省、市、县重点工程。该水库地理位置偏远、占线长,尤其是四个渠道标段,道路多为乡村崎岖山路,对驾驶员的技术要求比较高。作为一名退伍军人,张强凭着自己优良的军事素质和过硬的驾驶本领,在管理局众多职工中脱颖而出,竞聘为驾驶员。
责任在肩,张强一丝不敢懈怠。他恪守驾驶员职业操守,从不沾烟酒,每天保证清醒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运行车辆。有一次,金管处主任陈琼华带队去检查渠道四标段工程建设情况。由于前两天连续暴雨,崎岖的山路已被雨水泡胀泡滑,车子在山里跳起了“迪斯科”,歪歪扭扭,像喝醉了酒的醉汉。陈琼华吓得赶紧用双手捂住了眼睛,不敢看前面的道路。而张强一声不吭,沉稳地握住方向盘驾驶,终于平安驾驶出泥泞路段。
驾驶员的工作时间并不固定。夏季炎热,领导和工作人员往往6时30分或者7时出发,前去金鸡沟检查指导工作,或者临时性指派工作,张强同志绝对服从安排,每次提前10分钟到岗到位,为大家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张强同志“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严格遵守单位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在担任驾驶员期间,他从没有请过一天病假、事假,为单位平安出行、网络管理与维护、水电安装等出工出力,从来不计报酬。为了单位的工作,他忙得没有时间照顾正在念初中的女儿,忙得也没有时间装修自己家的房子,真正把幸福水库管理局当成自己的家,积极为单位建设添砖加瓦。
博学多才 “百事通”乐于奉献献爱心
在幸福水库管理局,张强有个人人知晓的外号“百事通”。因为他精通水电、网络维修维护、软件设计等,可谓“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单位职工遇到什么事,第一反应就是找张强。作为一名高中文化生,主要得益于他的敏而好学。
在参军期间,张强每天忙忙碌碌,不是扫雷、安雷管,就是现场发电,得空还帮助当地村民维修家用电器,对电器有一定的研究。1995年退伍回到地方后,在安排工作的“空档”时期,张强又拜师学艺,系统地学习了水电工技术。这一技术的学习,在来到幸福水库管理局工作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管理局所辖盐井水库、凉水井水库管理房的线路都是张强安装。包括局机关办公室、其它干渠管理站,只要电路出现了问题,都是张强一马当先,完成电路检修任务。
二十一世纪初,各地兴起了电脑热。有一次公休假,张强在上海旅游,看到门卫都是玩的电脑,大为惊奇。商场里,销售电脑更是热门。热爱学习的他自然不愿意放过机会,花了1万多元钱买回一台电脑进行学习。他长期潜伏于EXEL等相关论坛,看教程,做公式、做宏,由一个电脑盲变成了“电脑通”。当时,张强在局机关办公室工作,所有的文件、资料都是用油印机打印,既费马达又费电,非常不方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颇有头脑的张强认为这是办公室“改革”的大好时机,他多次向局主要领导报告自己的想法,得到了批准。当单位电脑采购后,张强又手把手地对同事进行业务培训,教文档排版、绘制电子表格等,提升业务技能,整个管理局办公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近两年来,幸福水库管理局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办公室重新装饰装修、南干站管理房维修、办公大楼住宿院棚户区改造等,张强既承担了监工的任务,还免费为单位安装水电线路、视频监控等。6月6日,管理局喜迁办公室,为了完成最后的检查,张强晚上忙到12点钟。6月7日是端午节,他放弃了节假日休息时间,为单位10多台电脑安装网络,并安装电话,忙活了一整天。如此种种,他的无私奉献为单位节省了大笔经费开支。
“改革”里还有管理制度的变革,为了考核七八十号职工,张强又设计各种程序软件,对干部职工进行分类打分归类,让繁琐的工作变得相对简单。同时,在清水乡双井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张强设计软件程序,制作贫困户明白卡,帮扶措施表格,化繁为简,提高了工作效率。不仅如此,在双井村的帮扶中,他还个人捐献2000元,一台电子显示屏、两个书架和各类书籍,为双井村的脱贫出列做出了显著的贡献。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