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世明
走进初夏,走进五月,蓝天如洗,连绵雨歇。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来临之际,两江新区(即渝北区——原江北县)人和场(瓦店子)老街坊们趁这红五月的温馨与浪漫,久违的老街坊们欢聚一堂,载歌载舞,纵情歌唱,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诞辰。街坊邻居们饱含激情“唱响经典歌曲,聆听红色故事”,激发街坊邻居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
五月二十九日,一个充满激情、充满希望的日子,100多名人和场的老街坊们携手走进了初夏、走进了这个难忘的五月,相聚于重庆市两江新区天宫殿学校,高唱经典歌曲,聆听革命故事,用书法和文艺表演等多种形式,传承人和场乡土人情与家乡的发展变化。通过这些形式,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欢声笑语中倾诉衷肠,重温当年的童年生活,重拾当年青春的记忆,找回昔日的童年与青春,找回以往的友情与邻里深情,让老街坊们尽情回味曾经留下的难忘记忆,让时光定格在那美好、纯真的年代。老街坊们那种淳朴深厚、溢于言表的邻里情、同学情、同事情……深深地烙在了参与者的心中,使街坊邻居间多年来隐藏在心底的情感得到沟通,有效地增强了街坊邻居间的友谊,在祥和的氛围里体现出亲情、友情与乡情的凝聚力,让大家在这里找到回家的感觉,让分别30年、40年、甚至50年未曾见过面的老街坊,在这里找回童年、青春的记忆,找回友情和邻里情的淳朴,使一张张的笑脸,刻满幸福与满足,激动与兴奋,传递出着浓浓的乡情。
穿越那时光走廊,儿时的故乡:古镇人和场(瓦店子)是一条用方石铺就的小镇,不足一公里的小街,她却蕴藏着无穷的文化底蕴与故事,凝聚着邻里乡亲的手足之情,展示着“贵在人和”的文化底蕴。在这里,有拱桥、平桥、溪水、水库、人家;在这里,步步即景,处处入画。儿时的小镇犹如一汪静静流淌的清泉,恬静、自在、安闲。随便走进一扇门,推开一扇窗,仿佛汩汩流出的,都是一个故事,一段传奇,于无声处,抖搂的都是小镇别样的风情。
承载了无数代人悲欢离合的小镇,如今已变成繁华的现代化都市。
今天,我们身处四方,但我们情系故乡。无论岁月如何改变,无论你身居何处,灵魂深处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是无法改变的。作为一名“人和”人,永远无法抹去“人和”人对她独有的情感,“人和”人有责任担当、顾全大局的奉献精神;“人和”人有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良好素养;“人和”人有在困难面前从不屈服的坚强毅力;“人和”人和睦友善,诚信正直,“人和”人的精神和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一代一代传承发扬,更让“人和”人不忘初心,从这条石板街上走向自己的诗和远方。
街坊邻居是因缘,今日欢聚似首歌;敞开心扉话别情,一世情缘刻于胸。
欢乐的时光总是这样短暂,相聚的时刻总是别样的留恋。
五月的初夏,带着阳光,带着花香,带着澎湃的激情,让这次“人和(瓦店子)老街坊”为建党一百周年的联谊活动,凝聚起人和人珍惜友情,不忘初心,同舟共济,继续传承和发扬“人和”人不一样的情怀与精神,用“人和”人的热情,共同为故乡的美好明天、为“两个一百年”做出新的贡献。
珍惜街坊邻居的因缘,期待着新一年的五月,“人和”人再相聚。
【作者简介】曹世明,男,中共党员,出生于1955年10月,当过兵,当过记者,用过放映机,拿过照相机,扛过摄像机,管理过文化市场;退休于重庆市渝北区文旅委后,从零开始,学写诗歌,学写散文,学写小说,充实生活。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