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街道

“老土地”绽开“新花样”

发布时间:2019-09-19 11:13:24 推广 来源:新华网

“以前种地,一没点子、二没销路,愁!”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孝义屯农业合作社会员田国安谈起种地变化,喜上眉梢:“自打有了合作社,乡亲们‘抱团’干,种地不犯愁、销路有保证,大家伙儿的菜还没出地头,就入了批发商的案头。”

田国安告诉记者,今年秋收,他和乡亲们种植的60多棚小香瓜,出了大棚便随着订单成功打入天津、石家庄等地蔬果大市场。

“老百姓种地往往是今年种啥行情好,来年就一窝蜂种啥,等一上市才发现满大街的‘大路货’,土里刨金?难!”种了半辈子地,日子依然紧巴巴的田国安和村民们在政府相关部门指导下,加入合作社,琢磨在“老土地”上种出“新花样”。

乡亲们多次到北京、天津等地农贸市场考察,与批发商洽谈合作。按市场需求和订单,他们试种了10棚七彩西红柿,没想到当年一个大棚获利6万余元,很快全村发展起79个大棚,种植起18种瓜果蔬菜新品类。

“订单在手,种地不愁。去年我家种了一棚西红柿收入近8万元。等拔了西红柿,又种一茬甜瓜,每棚又可收入近6万元。”村民宋玉锁说,日子越来越带劲儿,家里盖了新房,买了辆汽车。

在合作社带动下,村民们不仅在种上找到出路,还在收上找起“窍门”。

村民们采摘的韭菜花过去以每斤3元钱卖给天津一家酱菜加工厂,他们发现韭菜籽比卖韭菜花收入高好几倍,于是大家研究后,合作社上马了韭菜籽粉加工新项目,天津等地客商主动找来签订了常年供销合同,40克小包装可卖15元。仅此一项,每棚韭菜籽就可收入4万多元。

“让土地生金,关键看农民种什么,怎么种。”清河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王景君说,清河县近年来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等新模式,成立了630余家农业专业合作社,42家新型农场,帮助引进新型种植品类,先后有3万余名农民从中受益。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0810342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