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大树镇缅怀先烈学党史感恩奋进创新功

发布时间:2021-04-06 06:42:0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唐华)2021年4月1日,达州市达川区大树镇党委组织机关二十多名党员,到大树镇连心村祭奠长眠在这里的烈士英灵,缅怀先烈的丰功伟绩,重温党的艰苦奋斗历程,引领机关党员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祭扫烈士墓

当天虽下着蒙蒙细雨,但大家瞻仰先烈、学习红色革命历史的热情丝毫未减。在烈士墓前,全体党员认真聆听了老党员介绍金治平、刘自安等革命烈士的感人事迹。在淅淅沥沥的雨中,全体党员向烈士们深深鞠躬、沉重默哀,表达崇高的敬意。默哀结束后,赖真龙同志带领全体机关党员,在党旗下、在烈士墓前,以铿锵有力的入党誓词,纪念了那段披荆斩棘的岁月,也让在场的每一位党员感受到了作为党员的自豪与责任。

1921年至今,中国共产党走过了百年的奋斗历程,百年历程筚路蓝缕、波澜壮阔,回顾党的历史、烈士先辈的奋斗足迹,大树镇党委书记赖真龙同志分享了自己学习党史及祭拜革命烈士的感悟。

革命烈士的信念无比坚定。无论是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还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时期,这一路伴随着许多风险、挫折,无论在哪个阶段,他们坚定心中的信念,“虽九死其犹未悔”,永远把个人的生死置于组织的利益之下,随时准备为党牺牲一切。作为新时代的党员,我们沐浴着和平阳光、享受着幸福生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使命始终激励着我们,要求我们亦要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顽强坚定。

重温入党誓词

党始终以服务人民为中心。从成立那一刻起,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动力和制胜法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最初的十几个党员发展到现在的九千多万党员,是因为人民群众对党的宗旨的高度认同。脱离了人民群众,我们的前进道路可能失去方向,我们的革命不可能成功。因此,无论我们的工作环境、工作任务跟先辈们血雨腥风的年代相比有多大的不同,但必须矢志不渝守初心、坚定不移担使命。

立足岗位在新时代创新功。我们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工作环境都在不断变化,我们年轻党员生活在一个和平、舒心的年代,未能经历当时艰辛的时代环境,必须从党史遗迹、红色阵地之中汲取党的历史智慧和优良传统。在当前急剧变化的国际环境中、在中央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下,乡镇基层干部也面临着乡村振兴这一伟大战略目标,在工作中我们需要继续发扬革命先烈的精神,以更加饱满的政治热情,更加高昂的工作干劲,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立足本职工作再创新功。

革命烈士身虽死但精神长存,他们是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通过这次祭扫活动,全体党员干部纷纷表示将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之中。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