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

政协委员蔡锡田: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

发布时间:2021-01-21 23:36:49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吴蜀丰 报道)重庆市政协委员、新专联副会长、重庆时创阁健康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蔡锡田在会上说,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智慧化”成为全球科技革命又一次新的突破。利用智慧技术,建设智慧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和特征。智慧城市是智能设备、传感感知设备等基础,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组合为信息传输媒介,以智慧技术高度集成、智慧产业高端发展、智慧服务高效便民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智慧城市”是让城市更聪明,通过互联网把无处不在的、被植入城市物体的智能化传感器连接起来,形成物联网,实现对物理城市的全面感知,利用云计算等技术对感知信息进行智能处理和分析,实现网上“数字城市”与物联网的融合,并发出指令,对包括政务、民生、环境、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化响应和智能化决策支持。

智慧基础设施及公共配套是智慧城市的DNA,也是智慧城市健康运转的生命线。在整个智慧城市理论体系中,智慧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方面内容:

信息网络设施。包括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市物联网及三网融合等,这是智慧城市的信息传输系统;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包括云计算平台、信息安全服务平台及测试中心等,这是智慧城市的公共数据存储、信息交换及运营支撑平台;经过智能化改造的传统基础设施。主要是对包括水、电、气、热管网,以及道路、桥梁、车站、机场等设施的感知化与智能化建设,从而形成高度一体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

统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顶层设计 建设智慧城市,是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发展质量的客观要求。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及时传递、整合、交流、使用城市经济、文化、公共资源、管理服务、市民生活、生态环境等各类信息,提高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的互联互通、全面感知和利用信息能力,从而能够极大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建设智慧城市,会让城市发展更全面、更协调、更可持续,会让城市生活变得更健康、更和谐、更美好。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人口高度集中于大城市,并衍生出诸如能源、水资源、交通、防灾、环境、教育、卫生、治安、医疗护理等问题。“智慧城市”就是应对城市不断增长、资源日益短缺的内在需求。每个城市的地理、环境、产业、资源等等条件和诉求各不相同,但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总体归纳来说都会围绕了以下几点建议:

顶层要做好设计 顶层设计之法,以需求为中心,以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系统整合和统筹建设为目标,综合设计系统的整体功能、信息资源体系、技术支撑体系,形成指导系统建设总的框架。

除此以外,从更高的角度关注商业的可行,设计市场化投资、建设、运营的模式,使系统成为用户满意、政府,商业上可行的多赢工程政策、技术及产业的整合即“概念验证” 无线网络、移动终端的普及,使居民和企业越来越认可电子化的服务方式。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电子支付新技术的应用,为创造新的有价值的服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分析产业链结构,分析关键技术、解决方案的成熟度,识别有能力的企业,采用产业链整合的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运营及运维,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运营层面:信息系统涉及了政府、企业、市民等多类主体、投资巨大、运营难度大,因此,顶层设计更需要考虑:谁投资、谁建设、谁运营、谁付费等实际问题。

运维层面:涉及平台之多,技术之广是以往任何一个平台和系统都无法企及的高度,所以针对整套系统运维的复杂性和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对于整个运维体系的建设、运维服务的实施都是严峻的考验。必须保障整个平台和稳定性和可靠性,才能促使整个智慧城市的正常运转。

模式创新引领智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建设未来 智慧城市本质上来说是数字城市的进化版本,是包含了全新的技术、资金、运营、管理等内容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同时智慧城市建设对政策具有较强依赖度,因此政府进行主导,并制定和推进一系列强有力政策、规划和顶层设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

跨部门协同、产业合作在目前的国情和体制下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要素。政府若既抓管理又管运营,将极易导致城市发展财政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低、管理效率低下等诸多问题。而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则可既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又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

面向公共数据资源构建智慧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突出资源整合新型智慧城市不同于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更多为低层次的信息化,将城市功能用信息的手段加以解决,而新型智慧城市则是以为民服务全程全时、城市治理高效有序、数据开放、共融共享、经济发展、绿色开元、网络空间安全为目标,通过体系的规划、信息的主导、改革创新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城市化的深度融合,迭代演进,实现国家与城市,乃至社会生活的协调发展,是一种新的社会生态。新型智慧城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议:

构建开放的新型智慧城市体系。新型的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遵循体系建设的规律,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构建由物联基础设施等组成的开放架构体系,不仅容纳现在的功能数据,也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平台和空间。

建立城市级共享服务平台。把通用功能整合成一个大的功能平台,在平台上衍生各种各样具体组织的应用,把社会和城市的功能进行统一,同时以平台为中心,统一调度信息资源,实现数据优化。

构建共性的基础设施网络接入。在现今无法实现一种网络协议打天下的局势下,应该有智能设备能兼容主流网络传输协议,实现多协议转换、多制式适配。

建立统一的数据中心,制定跨行业融合的数据标准。制定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对数据进行统一的定义与说明,以促进各领域、各行业、各时空数据交互、整合和融合,同时构建大数据分析体系,支撑智慧领域应用。

建立城市管理数字孪生平台。平台具备动态数据和应用可9扩展能力,建设完成后亦可作为城市信息模型基础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期应用扩展和数据共享交换应用奠定基础。数字孪生平台纵向可与时空信息云平台打通数据交换通道,实现智慧城市向数字孪生城市的转型升级,横向可与城市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城市动态运行数据与城市信息模型的双向交互,真正实现物理城市与数字孪生城市实时映射。

责任编辑:吴蜀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