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龙河镇周钢诠释孝道不褪军绿

发布时间:2021-01-21 07:14:13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邹毅)报道)周钢,男,41岁,丰都县龙河镇中和场村七组村民,他曾经在东北某部队服役8年,2005年复员后又在江苏泰州打拼9年,事业小有成就。2014年,随他一起在江苏泰州生活的母亲身患尿毒症后思乡心切,他“孝”字当先,放弃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友,毅然决然地带着重病的母亲回乡治疗,女友也因难舍父母,不愿远嫁来重庆而与他分道扬镳,他一个人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侍奉着母亲,用孝心诠释着孝道思想的时代内涵,他身上所体现出的真挚、善良、感恩、奉献的品质,感动着乡亲邻里,大家都公认他是个大孝子。

感恩父母,参军服役显担当

周钢为母亲梳头

周钢的乡亲邻里提到他总是啧啧感叹,感叹一路走来的艰辛不易,也感叹周钢的孝德之心。周钢在家中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妹妹。1995年,16岁的周钢初中毕业后,两个妹妹也要上中学了,他看到家中的困难,体谅双亲年老多病的艰辛,就主动放弃学业,瞒着父母跟随村里的乡亲们外出到江苏泰昌的工地上去打工,两年的打工生涯让他明白了许多的人生道理。1997年,18岁的周钢报名参军到辽宁大连某部队服现役,在1998年的抗洪抢险中表现突出, 2001年转为一级士官,2002年转为二级士官,2004年晋升三级士官,在部队服现役期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被评为优秀士官,2005年他响应和服从国家军队建设的需要,退出现役复员回家,自谋职业,退役后,无论家庭变故给他带来了多大的困难,他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他在军营里一干就是8年,经历了苦、累的考验,锻造出了吃苦耐劳、敢于担当的军人品质,他的至爱孝行诠释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责任与担当。

放弃事业,无微不至尽孝心

“周钢这个孩子很有孝心,他父母生病后,毅然决然地放下小有成就的事业,伺候在父母身边,他的孝心很感人”每每说起周钢的家,邻居们总是连连感叹。2009年,周钢得知父亲患上肺癌后,立即放下了在江苏泰州已经小有成就的事业,回家陪伴在父母身边,直到2010年他陪着父亲走完了最后一程,他又带着母亲一起到江苏打工生活,2013年,母亲又因为脑梗,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家里也没有其他人在身边,他独自挑起了照顾母亲的重担,每天劳作结束回到家后,不顾身上的疲惫,给母亲洗衣、做饭、喂饭、洗脚、洗头、洗澡、穿衣,无微不至地侍奉着病榻上的母亲。2014年,母亲脑梗的病情缓解不久,又不幸患上了尿毒症,身在他乡,母亲思乡心切,为了母亲,周钢又义无反顾地再次放弃了事业,陪伴着母亲返回老家治疗,每天天刚蒙蒙亮,周钢就早早起床烧水做饭,侍候母亲吃完早饭后,开始给母亲穿衣、洗脸,帮助母亲上厕所,为她按摩,母亲想吃啥,他总是尽量满足,从来不嫌麻烦,把老人照顾得舒舒服服、干干净净。

周钢与母亲聊天

……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伺候母亲大小便等等也成了他的必修课。为了缓解母亲卧病在床的痛苦,他还自学了按摩,每天不管多忙多累,都坚持给母亲捶背、捏腿、暖手暖脚。周钢说“我已经没有了父亲,一定要把母亲的病治好,能够让母亲少点病痛,让我干什么都是值得的”。

洗漱、喂饭、按摩……数年如一日,很难想象出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汉子,内心有着这样的柔情。他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着母亲,诠释着“孝道”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涵义,

无怨无悔,随缘就好话婚姻

周钢的母亲一提到孩子的婚事,眼泪就止不住的流。周钢母亲伤心的说:“就是因为我这把不争气的老骨头,拖累了周钢,要不是因为我这病,周钢早就成家了,现在应该有幸福的小家庭,也会有妻子儿女常伴左右。他为了照顾我,现在都还没有成个家,是我拖累了孩子呀!

在江苏泰昌,周钢本来已有一位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友,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好母亲,周钢彻底放弃了在江苏泰州多年打拼拥有的事业,回到家乡后,就近打零工为生,而女友因难舍父母,不愿远嫁来重庆而与他分道扬镳。说起自己的婚姻大事,言谈中的周钢总会给你一个坚定的微笑。“我目前这样的家庭状况,婚姻问题说难也就真是难,就算是有人看上我了,咱也不能拖累别人跟着我过苦日子啊!我觉得还是随缘就好,随缘就好啊。当下我还是照顾好母亲最为重要。只要我妈妈活着一天,我就不会离开她,即使打一辈子光棍也值得。”

现如今周钢和母亲相依为命,“他说,我去当兵的时候,两个妹妹都还很小,而我在部队一干就是八年,在妹妹们最需要我的时候,我不在她们身边,感觉非常愧对两个妹妹,如果我不放下事业来伺候母亲,母亲就没了依靠。我也只有收起对外面世界的向往,更加勤奋地在家乡附近多干点活计,多挣点钱来给母亲治病和改善好生活,只要母亲晚年能够过得幸福一点,我无怨无悔”。

岁月就在周钢照顾母亲和勤奋打工中悄悄流走,他也错过了成家的大好年纪,但他从来没有因为婚姻问题而向母亲发过一次脾气,哪怕是抱怨一次,仍旧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照料母亲。周钢用数年如一日的悉心照料、无怨无悔、毫无怨言的实际行动给“久病床前无孝子”这句俗语做出了全新的解释。

勤劳勇敢,为母撑起一片天

周钢在龙河流域三级网格员培训会上发言

在周钢的尽心伺候下,母亲病情逐渐好转,但生活依旧是不能完全自理,每个星期都需要定期到20公里外的医院去做三次透析,在送老人去医院的路途上,母亲因为年龄大了,坐客车就会晕车,坐小车和面包车的时候也会感觉非常难受,为了让母亲在去医院的途中能够舒服一些,2014年就拿了C照的周钢,又专门去考了驾驶三轮车的D照,买了一辆三轮车专门用于送母亲去医院透析用,坐上三轮车的母亲终于不晕车了,脸上都会露出满意的笑容,周钢的孝心也感动了当地的交巡警,每当交巡警遇上周钢用三轮车载着母亲去医院的时候都要叮嘱他小心驾驶。

尽管周钢家庭不富裕,但他勤劳肯干,乐于助人,邻里乡亲谁家要是有个大小事,他总是积极主动的去帮忙。邻里乡亲谁家要是办个酒席,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而且他给别人帮忙向来都是从头帮到尾,也从来不图一点回报。他总是说:“自己没什么大的本事,就是能出点微薄之力,能帮一点是一点。”就是这么朴实的话语、朴实的想法一直支撑着周钢默默的付出,也赢得邻里乡亲们的一致称赞。

周钢母亲的尿毒症需要每周去石柱县人民医院透析三次,医药费也成了家中最大的一笔开支。几年下来的透析费已将周钢在外务工挣的钱花得一干二净,还向亲朋好友借了些钱。尽管经济压力很大,但周钢说:“就是再苦再累,我也要努力挣钱替母亲治病。我不能等、靠、要,我有双手,我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为母亲撑起一片天。周钢每天早上5点钟就起床,侍奉完母亲穿衣、洗脸,吃饭后推着早点摊到镇上去叫卖。附近工地若是需要人手,他也会义无反顾的前去。他说:“我有的是力气,只要能挣钱为母治病,我苦点累点不算什么。”

周钢放弃事业,在家侍候孝敬母亲的事感染着乡亲邻里,在2020年龙河镇五类先锋典型的表彰会上,他被评为龙河镇的孝善典型,受到了表彰。2020年,周钢还凭着吃苦耐劳的军人品质,成功竞聘为龙河流域三级网格管护员,成为了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人员。在工作中,他始终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他管护的区域干净整洁,受到群众好评。他说:“龙河流域三级网格管护员和村里的公益性岗位不仅能让自己就近照顾母亲,还提高了自己收入,改善了家里经济状况,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我是一名退役军人,虽然脱下了绿军装,但军人的精神会伴随我一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我不会退缩。我会用实际行动为群众服好务,管护好美丽的母亲河。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