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李芳)“房前屋后的柴草堆不见了,村民随手扔的垃圾也少了很多…深冬时节,走进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白庙村,一条干净整洁的柏油马路,一排整齐划一的黄墙住所,背靠绿树成荫的猕猴桃基地。”看着村里的变化,张大爷连忙竖起大拇指,说,“满意、满意、太满意了。”这是文龙街道持续开展秋冬清洁行动后村民的真实感受。
连日来,我国多地疫情呈现零星散步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织叠加的态势,特别是农村地区,受经济条件、文化程度和卫生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人民群众的防控意识不到位,防控措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文龙街道立足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通过压实农村各类“哨点”力量,高频使用农村“大喇叭”等防疫利器,严控人员流动和聚集活动、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等方式,织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网。
1月16日一大早,熙熙攘攘的万兴场上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村书记方家游和村干部们早早得就来到了场上,发起了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告知书,一边发还不忘嘱咐,“子女今年不回家,父母才能守好家,与其隔离十四天,不如挣它四五千。”“土味”宣传语让村民既发笑又难忘。1月15日上午,区政府召开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疫情防控工作会。下午4时30分,文龙街道召开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疫情防控工作会,坚决贯彻落实安全稳定和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以“早、严、细、实”的工作标准,补短板、强弱项,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各村、社区利用大喇叭“广覆盖、靶向准”的优势,让群众第一时间获取信息。从“抗疫情,你我他,做核酸、不聚集”到“有垃圾、莫乱扔,勤洗手、戴口罩”,村里社区的“大喇叭”成了防疫的“硬核”担当,文龙街道的165个大喇叭反复高频播放,迅速发挥巨大作用,成为基层疫情防控的重要宣传工具。
同时,驻村工作队、村干部、志愿者利用周末走村入户发放疫情防控倡议书,按照街道的统一安排,在村口疫情防控点进行执勤巡逻活动,将停办庙会、宗教活动,停办文艺汇演、展销集会,停办宴席等措施传到千家万户。据统计,街道发放疫情防控“三停”倡议书7000份,微信群引导就地过年信息2000条次。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