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

通江县司法局扎实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

发布时间:2021-01-12 06:06:44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王杰)2020年来,四川省通江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尤其是司法行政机关在柔性治理、理性调和方面的专业优势,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体系,以“六个一”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制定“一套方案”,绘好治理工作的“路线图”。第一时间成立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党委主导、股室主责、全局齐抓的领导工作格局。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有关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系列文件及会议精神,进一步深化认识,明确目标。召集分管领导及业务股室人员到基层实地开展调研工作,了解实际情况,查找问题短板和不足,提高工作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推进落实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工作目标,细化制定《通江县司法局关于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施方案》,以“清单化”“责任制”的方式将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员,明确完成时限。

构建“一个体系”,树立治理导向的“指挥棒”。积极探索平安通江建设协调机制,加强依法治县考核评价体系建设,将“会前学法”、法治政府建设、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一村一法律顾问、“谁执法谁普法”、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等重点工作内容纳入考核,科学引导各部门、乡(镇)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有序推进市域社会治理工作,始终把考核指引作为“指挥棒”。去年来,共开展法治督察9次,督察对象覆盖了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和县级部门,开展依法治县业务能力培训1000余人次。

夯实“一个载体”,打造社会治理的“实体店”。在县政务服务大厅建立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有条件的乡(镇)、村(居)建立公共法律服务站(室),把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公证办理、专家咨询等优质资源投放到一线,进驻站点办公。截至目前,高标准建成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3个,乡镇公共法律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覆盖率达80%以上;建成诉讼服务站6个,残疾人法律援助救助站4个。三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打下坚实基础。

完善“一套机制”,形成多方联动的“共治圈”。加强人民调解员培训。充分整合村法律顾问、村干部、老党员、退休干部等资源,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适时开展调解业务培训和轮训,力争让每个村(居)形成一支能力过硬、群众信任、作用明显的调解队伍。健全调解组织。乡镇、村级建制改革后,全县应建立乡村调解组织400个,其中乡(镇)调委会33个,村调委会324个,社区调委会43个。截至目前,指导建立乡(镇)调委会33个并有序运行,原村级调解组织保持不变,调解员2258人。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探索完善“调解超市”工作机制,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周到的人民调解服务;推动建立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机制,完善“公调对接”、“诉前调解”工作;建立人民调解“五四”联动机制,化解疑难复杂纠纷。去年来,全县各类调解组织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051件,调解成功3019件,成功率为98.9%,纠纷涉及金额617.081万元,排查纠纷663件,预防纠纷411件,矛盾纠纷化解成效明显,为营造良好的“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基层治理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强化“一批监管”,织密风险防控的“防护网”。加强重点人群管控。通过购置电子手环,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全天候无缝智能监管;持续推广“175”帮矫举措,有效开展教育帮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聘请心理咨询师对社区矫正对象开展心理辅导;多次组织社区矫正对象到县安置帮教基地开展技能培训;建立远程会见探视系统并全面投入使用;去年来,共开展社区矫正调查评估107件,接收社区矫正对象229人,解矫192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1809人,累计解除1531人),全县在矫社区矫正对象无一人脱管、漏管和重新犯罪,刑释重点人员衔接率、安置帮教率均达100%,特殊群体管控有力有效。加强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扎实开展“六清”行动,强化律师办理涉黑涉恶案件监管,完善落实律师代理涉黑涉恶案件登记备案、报告审查等制度。共开展特殊人群涉黑涉恶摸排100余人次,律师代理涉黑恶案件报备3件,平昌“12·30”涉黑案件22名律师参与了代理。加强行业乱象治理。强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队伍管理,开展基层法律服务队伍纪律作风整顿,积极引导和鼓励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把工作当成事业干、做成品牌来抓,树立良好形象,提升服务质量。强化公职人员管理,开展公职人员违规兼职法律服务清理专项活动,组织全系统干部自查自纠并签定承诺书,及时编印《公职人员相关禁止性规定摘录汇编》分发至每一位干部再次加强学习,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有力提升司法行政队伍形象。

优化“一批服务”,画出融合共享的“同心圆”。下沉一批机关干部充实司法所力量。树立和强化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动资源力量向基层倾斜。下沉一批机关老干部到司法所充实基层力量,发挥好传帮带作用,将司法行政业务进一步做深做强、做精做细,积极参与基层治理,更好服务基层,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不断提升服务意识、能力水平和党群关系,有力提升司法行政队伍形象。加强法律顾问工作指导。采取乡镇自主聘用方式,保障全县村(居)法律顾问服务全覆盖。指导制定法律顾问考核办法,完善法律顾问服务标准,设置法律服务公示栏,对外公布法律顾问信息,公示职责范围,接受群众监督,并将工作实效纳入考核。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参与制定、审核重要文件和合同,完善村规民约等作用。配送一批法律书籍。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法律服务需求,解决村(居)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当前普法重点内容,结合各村(居)法律书籍需求“菜单”提供个性化服务。累计为镇村(居)共配送各类法律知识读本20000余册、《民法典》800余本、民法典海报1500余套。建立一个法律服务微信群。各乡镇、村(居)建立一个专门的普法微信群,结合乡村社区普法工作实际,适时推送法律知识、经典调解案例以及县司法局和县融媒体中心合作拍摄的10个宣传解读《民法典》短视频等,提升群众依法参与村务管理、法治宣传以及化解矛盾纠纷能力。培养一批法律明白人骨干。重点在村干部、致富带头人、综治网格员、退伍军人、退休教师等人员中,选择、摸排能够自觉学法、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的“法律明白人”作为骨干培养对象。组织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顾问、政法干警等开展专题法治讲座100余场次,共培育“法律明白人”骨干1000余人,打造了一批群众身边的普法宣传队伍。提供一套远程法律服务平台。大力推广运用“12348四川法网”“四川掌上12348”微信公众号,“巴中普法网”“巴中司法”微博、微信,“巴中司法一点通APP”,构建“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受理”的一站式远程法律服务新格局。今年来,全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5件,为精准贫困户提供法律援助50余件,挽回经济损失600余万元,解答法律咨询6000余人次。办理各类公证案件1425件,(其中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危重病人等特殊人群开展免费及上门办证服务360余次,为困难群众免费提供公证法律服务援助110件次,为我县扶贫小额信贷贷款办理保全证据公证116件)。有效践行了生命至上、人民至上、司法为民理念,促进了全县依法治理工作。

下一步,通江县司法局将进一步发挥法律服务平台作用,进一步发挥法律队伍骨干作用,进一步发挥法治考核导向作用,积极推进社会治理,为平安通江建设贡献法治力量。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