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赵锐)2020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之年,为落实中央、省、市、区相关要求,广安区民政局紧扣工作职能,抓住重点部位,瞄准重点环节,充分发挥民政系统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的积极作用,不断夯实基层民政工作基础,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成效,建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长效机制。
健全村(社区)干部队伍管理机制
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加强与组织、纪监、政法等部门的沟通配合,严格落实村(社区)干部候选人联审办法,严把人选政治关、廉洁关、作风关、品行关和能力关,开展涉黑涉恶、受过刑事处罚、有前科劣迹(含受过党纪政纪处分的)、群众反映强烈意见较大的四类人员摸排,从源头上杜绝不符合条件人员进入村(社区)干部队伍。强化村务监督机制。建立村级民主监督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直接监督、靠前监督作用。持续加大村(居)务公开力度,规范公开时间、内容、方式,推动村级事务规范化、民主化管理。借助村级监督,促进村级班子规范运行,有效遏制涉黑涉恶问题滋生蔓延。全面深化民主自治。夯实城乡社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依托法治框架,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明确可为、不可为,促进基层干部管理与居民自治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干部群众素质,营造良好社会风气。
健全社会事务管理机制
加强部门沟通协调。联合多部门有序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着力整治违法违规私建硬化大墓、活人墓等行为,明确责任和时限,逐一抓好整改落实,做到整改一项销号一项,并从补短板,建机制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强安葬活动管理。健全殡葬服务制度。出台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政策,并适当提供延伸服务,丰富殡葬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基层群众多层次殡葬服务需求。优化儿童保护机制。健全各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构,落实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孤儿保障、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等政策文件,建立完善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发现、报告、干预、跟踪、关爱等机制,全方位保障权益。
健全社会救助管理机制
完善低保认定方式。完善社会救助各项业务申报审批认定方式,通过网络系统将城乡低保业务审批实行网上办理,在便民的同时有效提升了社会救助各类审批的办理实效。同时不断加强与同级部门之间的对接,实现城乡低保审核信息化办公。提高低保认定水平。在低保审核审批工作严把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审核审批、公示“四关”。组织驻村干部、民政所干部和村干部入户调查,做到申请对象入户率100%。通过“看、查、听、问、记、算”等方式对每个申请家庭进行收入核查和评估,坚持一把尺子到底,杜绝收入倒推现象。常态化低保走访抽查。对在抽查中发现的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对象进行及时清退,对走访中发现的漏保对象及时按政策纳入。抓好低保领域专项治理。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