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龚敏)结合达川区委提出的“三树三创”作风整顿暨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为把工作做细做实,达州市达川区金垭镇以“听民情、晓民意、暖民心”为抓手,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深入开展“夜学、夜商议、夜巡访”活动,突出“夜字”功夫。
夜学——政策理论提升能力
基层治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繁琐的工作,要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决困难、办实事,不仅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勤于学习。金垭镇每周2次组织干部职工夜学,夜学政策法规、理论和典型案例,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主要学习内容,夯实业务基础,首先是干部熟悉了政策,提升了个人能力,才能有理有节有底气的开展工作,熟练运用政策宣传政策,让干部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提升为群众服务的能力。通过学习,转变干部办事作风,营造良好的办事环境,让群众不跑路少跑路或只跑一次路。
夜商议——征集诉求化解难题
为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金垭镇常态化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十件事”“党员干部进万家”和《廉风拂金垭》等活动。金垭镇距离主城区较近,为了严肃干部职工上班住勤纪律,防止走读。镇党委政府提出让干部沉下心解决问题还得靠晚上开动脑筋,通过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夜商议”活动,对征集到的群众困难诉求进行分类建立台账,商讨研判,落实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销号管理,限时限责,每周三晚上集中会商化解,让小问题不“过夜”。12月15日对金丰村机场大道和机场迁建占地、铁路沿线环境治理、道路提升工程等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进行了统一的会商分析,从如何解决、谁来解决、解决时限等逐一细化责任,第一时间回应群众关注和关心的问题,切实解决群众所忧所急。
夜巡访——深入群众畅通渠道
“穿红马甲的干部又来了”这是各村(社区)群众嘴里重复最多的话。每到夜幕降临,金垭镇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利用村民晚上在家空暇之余,自觉按照各包片分工职责,穿上红马甲、佩戴红袖章、拿着工作手册,以“干部下访、夜巡夜访”的形式,走家入户收民情征诉求,街道村口开展治安巡逻。他们不仅是意见征集员巡逻员还是宣传员服务员,他们在收集社情民意、宣传平安建设、解释惠民惠农政策,访民情民意,融入群众,深入群众,与群众一起拉家常、交心底儿,关心慰问困难群众,解决群众诉求,真正做到知民情、晓民意、暖民心。
自“夜学、夜议、夜访”工作开展以来,金垭镇党员干部召开院坝会102场次,走访群众300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800多条,调处矛盾纠纷15件,为群众办理实事160多件。“夜学、夜商议、夜巡访”是金垭镇提升干部作风能效,树立党委政府一心为民,密切党群干群关系,重抓基层治理的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