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张文博 孟丹)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如何强?那一定要依靠教育的力量。教育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而农业大国的基本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发展好乡村教育,乡村教育强了,中国的教育才是真正强。
来到朱杨小学交流了解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设置、教学课程设置等基本情况
情暖童心·携手成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公益项目调研座谈会
12月8日,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郭明义爱心团队朱杨镇机关爱心分队携手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和渝中区七彩阳光爱心公益事业发展促进会,联合发起“情暖童心·携手成长”乡村教育的公益项目。该项目致力于整合资源、共建平台,从学校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图书阅读资源升级、留守儿童及贫困儿童爱心帮扶和心理辅导等多个维度为朱杨镇朱杨小学和板桥小学提供长期、可持续的教育发展支持,缩短城乡教育差距,让乡村学生们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石笋山生态农业观光园研学展示厅工作人员介绍手工茶制作工艺
重庆市巴蜀常春藤学校党总支副书记、纪检书记、博物馆式小学校长廖伟带领学校团队来到朱杨镇,与朱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郭明义爱心团队朱杨镇机关分队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开展“情暖童心·携手成长”乡村教育的公益项目交流活动,并先后到朱杨小学和板桥小学实地调研了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配置、学校课程设置等基本情况。
“用教育的力量为乡村振兴尽一份力,是我们此次公益项目的基点。从教师培训的层面,我们希望通过交流课、研究课等方式探索出一个适合乡村教师发展的培训模式,用课程建设的途径来激发教师学习的内驱力,以此不断优化教育理念和改进教育方式。同时,授人予渔不如授人以渔,在支持乡村小学阅读资源的提升和关爱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方面,不能只是单纯地捐钱捐物,我们必须思考如何在本质上提升乡村学生的学习和阅读习惯,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拓宽他们的视野,最终帮助学生养成行之有效的学习习惯,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廖伟校长表示,“我们衷心希望乡村的孩子们能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同时热爱自己的家乡,最终可以回来建设、振兴自己的家乡。”
朱杨小学、板桥小学校长均表示,衷心希望通过该乡村教育公益项目实现前沿优质教育理念和资源的共享,不断增强乡村教育水平,同时让留守儿童、贫困儿童从学习、生活和心理上都得到更多的关爱和温暖。
现场调研板桥小学中国象棋特色教育课程建设情况
座谈会上,郭明义爱心团队麦腾分队负责人介绍,位于江津朱杨镇的4A级景区石笋山景区有猕猴桃、茶叶等生态农业观光园,可提供采摘、研学等项目,非常适合开展学生素质拓展等活动,今年还将打造“开心农场”等特色农耕文化体验项目,也可助力乡村教育公益项目,同时为城乡学生交流提供良好的劳动实践基地平台。
朱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镇委书记刘洪波表示,“情暖童心·携手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公益项目作为朱杨镇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乡村振兴的其中一项特色活动,将立足长效、谋划长远,通过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建成共同提升的联盟、互助成长的平台、志愿活动开展的载体,并通过开展“有梦想·共成长”城乡学生手拉手等系列活动,建立关爱留守儿童长效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为乡村振兴“强筋壮骨”。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