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李华欣 通讯员谭天力)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八塘街道利用靠近城郊,各村地处工业园区周边,环城一级路和324国道贯穿辖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优势,盘活各种闲置土地资源,整合村级集体经济扶持资金,大力发展物业产业,打造物业集体经济产业园,帮助19个村集体经济收入持续稳定达标,并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增加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子。
据了解,2019年来,为摸清底数,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港南区由组织部门牵头,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等各部门参与,对各村“三资”进行了全面清查,并指导各镇(街道)制定盘活之策,让闲置和低效的村集体资源活起来。
八塘街道党委、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各村工作队员、挂村干部及村“两委”班子开展“三资”清查,发现不少村有部分村集体土地被私人侵占,一直没有发挥效益。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八塘街道整合苏湾村、湴村等4个村集体经济启动资金120多万元,回收村10亩村集体建设用地,启动红蜂物业一期项目建设,建成标准厂房5000平方,租赁给企业后每年收获租金达36万元。
项目二期由高新村通过流转本村工矿用地8亩,与高北村、高岭村(贫困村)联合投资80万元搭建5000平方米的办公区及厂房,其中厂房3700平方米。目前,村集体已经与广西博森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达成租赁协议,该公司主要经营生物质新能源,对木糠、木屑、秸秆等进行加工及生产销售,与港南区的支柱产业木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厂房按每平方米月租金6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27万元以上,并逐年递增。
在成功实施一期、二期项目的基础上,2020年,港南区采取“土地股份+合作联社+社会资本”模式,指导八塘街道振新村、东津镇郑村等6个镇(街道)14个村(社区),投入资金700万元,在新陆社区48.2亩村集体建设用地上打造三期联创项目,利用其中2亩,建设2栋总面积3200多平方米的商住楼。同时,出租其余土地,撬动社会资本5000多万元,打造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区商贸综合体。三期项目定位为贵港市江南工业园区生活、生产设施配套服务中心,为园区2万多名务工人员提供购物、饮食等休闲服务,实现优化工业园区营商环境和村极集体经济增收的双赢。
“我们利用江南工业园的优势,大力发展木业产业经济,目前我们主要是整合村集体经济的闲置土地、各个村的资金,建成了3期的红峰木业产业园。其中一期带动了四个村的发展,二期带动了3个村的发展,三期带动了4个镇、14个村的发展。这3期的物业产业园年收益都达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可以解决村集体经济的稳定增收问题,解决他们的产业选择难题,也解决了他们的管理难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挖掘村里面的闲置资源,还有挖掘各村的经济,把资金把资源再次整合,做大做强我们的村集体经济,把物业产业经济的质量进一步提升,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港南区八塘街道党工委书记施盛才说。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