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黄楚林)以“雄、奇、险、幽、雅”著称的华蓥山侧,有一湾被誉为全国三大天池之首的华蓥天池,巍峨奇秀的华蓥山,碧波荡漾的天池湖交相辉映,绘就了川东生态文明的唯美画卷。天池湖不仅仅是一颗璀璨的生态明珠,更是华蓥20余万人民的生命之源,2012年7月,天池湖被列为过渡性城市主要饮用水源。为确保千家万户喝上安全放心的饮用水,四川广安华蓥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立市”战略,持续加强天池湖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天池湖水质优良比例连续3年保持100%,2020年基本项目全部达到Ⅰ类水质。
坚持一个目标,统筹推进到位。华蓥市委、市政府紧盯饮水安全目标,将天池湖饮用水源地保护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一以贯之、一抓到底。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天池湖饮用水源综合治理领导小组,高位统筹推进天池湖饮用水源保护工作,组建天池湖管理局专门负责天池湖饮用水源保护工作。近年来,华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每年必亲自巡视天池湖水源地情况,每年必亲自研究推进保护工作,市级分管领导经常性就天池湖水源地保护提要求、划红线。二是坚持统筹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精准施策,先后出台《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意见》《华蓥市渠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及饮用水源保护实施方案》《天池湖“一湖一策”》《集中式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华蓥市天池湖水库防洪应急预案》,严格设置约束性指标,明确责任目标,整体推进天池湖管理保护。三是强化执纪问责。构建起纪委、检察、行政“三位一体”环保监督体系,出台12条纪律规定、11条监督规定,从监督问责层面将天池湖水源地保护的“高压线”立起来、严起来,对不作为乱作为、失职渎职、贪污受贿行为从快从重追究纪律法律责任,推动天池湖水源地保护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坚持两手发力,投入保障到位。通过积极对上争取、本级财政配套、整合项目资金、吸纳社会资金、争取金融支持等方式筹集资金,夯实水源地保护基础短板,实现政府、市场“两手发力”推进天池湖水源地保护建设。一是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投资248万元,拆迁天池湖一级保护区居民103户,安装围栏围网3200米,增设取水口监控视频设备3套,界碑、警示牌、宣传牌等65块。二是天池湖环湖管网建设。投资约4500万元,建设天池湖沿线污水管网11.2公里、提升泵站3个,将天池湖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内排污口全部接入污水管网,实现天池湖周边污水应收尽收。三是全域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投入资金7.7亿元,大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石漠化治理、工矿废弃地复垦等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复垦天池湖保护区工矿废弃地400余公顷。
坚持三项治理,风险防控到位。华蓥原是一座典型的老工矿型城市,天池湖周边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众多,给水源地生态带来严重威胁挑战。市委、市政府坚持问题导向,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强力整治天池湖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一是强势推进工业污染治理。依法关停天池湖保护区懋源矿山、杨家坝矿山,关闭准保护区内的东风煤矿、长田园矿山、夏家朝矿山、韭菜坡采石场以及20家堆码场。实施西南水泥厂地表水及矿山涌水引流工程,封堵排污口4个,实现厂区废水零外排。二是全面推进农业污染治理。关停、拆除天池湖保护区畜禽养殖场55家、散户143家,全面取缔湖内网箱养鱼、肥水养鱼。大力推进集雨区化肥减量施用耕作,天池湖周边化肥施用亩均减少2.3公斤,近三年农药施用零增长。三是深入推进生活污染治理。关闭天池湖保护区内大型农家乐2家,取缔沿岸小型餐饮业、加工企业20余户,建设天池镇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污水1500吨,有效解决了天池湖周边生活污染问题。
坚持四项制度,日常管护到位。进一步完善常态化监管机制制,努力将水污染违法违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确保天池湖水清景美。一是日常巡查制度。建立水源地巡查制度,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规范管理要求,常态化开展天池湖水源地陆域和水域巡查,全天候巡逻守护。二是水质监测机制。水质监测是保证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华蓥市天池湖实行水质监测“双保险”机制,委托南充水文局每季度对水源地水质进行取样监测化验,市生态环境局每季度对水源地水质取样送检,实时准确掌握水质变化情况,一旦发现水质异常,迅速查找问题成因及妥善解决。三是联合执法机制。出台《华蓥市湖河管理保护联合执法暂行管理办法(试行)》,整合执法资源,增强执法效果,环保、水务、公安等职能部门依规开展天池湖等饮用水源地专项执法检查,依法从严查处违法行为。今年以来,查处2起违法捕鱼行为,并移送司法机关处置。四是社会监督机制。水源地保护离不开广大干部群众的支持与配合,华蓥市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手段,大力普及饮用水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知识,设立湖长公示牌,面向社会公布湖长联系方式及24小时投诉电话,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增强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和主动参与意识。
饮水安全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筑牢饮用水安全屏障就是筑牢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线,保护水源安全,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