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通讯员唐华)广安市前锋区聚集目标不松劲,坚定决心不动摇,紧盯特殊困难群体,提高监测和帮扶的前瞻性、精准性、有效性,持续巩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不久,前锋区桂兴镇天星村村民邓世明的二儿子被查出颈部长有肿瘤,面对金额巨大的治疗费用,这个七口之家瞬间手足无措。村里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迅速组织了帮扶。
“邓世明这个家庭是因病致贫,然后我们村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向党委政府汇报。党委政府后面就将他全家纳入低保,又通过各种渠道,政府领导积极地向社会争取资金上的帮助,包括红十字协会,包括雨露计划,惠民帮扶,所有各个方面,对他家进行帮助。”天星村支部书记曹洪财说道。
为防止邓世明一家返贫,村两委将持续关注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不发生返贫。
出现类似情况的,还有虎城镇洪桥村的贺运输。年近59岁的贺运输,早在2017年就实现了脱贫,靠着养鸡鸭,在村里的柚子基地务工,独居的生活过得倒也有滋有味。年初,贺运输在家中突发脑梗,打破了平静的生活,既需支付较大数额医疗费用,康复期间又无人照料。村干部们第一时间详细调查研判后认定,贺运输有因病返贫的风险。
洪桥村第一书记杜勇介绍说,“今年2月份的时候,我们接到村民的电话,就说贺运输在家中生了病。我们去查证的时候发现病情比较严重,然后我们立即组织人员和车辆,把他送到人民医院进行救治。……因为他没有后人,我们就一直聘请护工,对他进行日常的照料。”
为防止贺运输因病返贫,驻村干部第一时间为贺运输寻求了政策帮助和社会救济,同时为他请了专门的护工。目前,贺运输恢复情况良好,回村之后,村里也会组织密切关注贺运输的情况,帮助让贺运输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自2016年以来,前锋区开展“五大扶贫行动”,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实现5268户16153名贫困群众、84个省级贫困村退出,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和第三方评估,“两主两辅”增收模式获省脱贫办全省推广。在此过程中,2017年7月,前锋区建立起动态监测、分级预警、问题督办三机制,创新开展“十看五帮”活动,将贫困户、已脱贫户、非贫困户困难群众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分别建立台账,实时预警,及时跟进帮扶,有力巩固了脱贫成果。
据了解,今年以来,前锋区持续用好“十看五帮三机制”防返贫办法,区政府结合全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际,8月及时修订完善出台《广安市前锋区“回头看回头帮”专项储备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有效消除因病因灾因学因残等特殊困难群体的返贫风险或致贫风险,从制度上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防返贫机制,为前锋区今年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不漏一户一人,与全国同步进小康做出前锋贡献。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