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副部长刘华3日表示,中国的核电站实行的是乏燃料闭式循环。乏燃料后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向周边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不会对周边公众造成影响。
国新办3日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并于当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
刘华在会上指出,中国的核电站实行的是乏燃料闭式循环,反应堆使用过的燃料卸出来以后称之为乏燃料,这个乏燃料本身还可以继续把里面的铀通过核化工厂提炼出来,进行进一步的资源再利用。
9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白皮书介绍,截至2019年6月,中国运行核电机组47台,居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11台,居世界第一。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刘华表示,乏燃料的后处理工厂就是一个核化工厂,而且这个核化工厂是一个低温、常温、常压的工厂,通过化学工艺把乏燃料里面的铀和钚提取出来以后,制造新的燃料元件,用于核电的运行。在中国的核燃料闭式循环里,乏燃料后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中国实行乏燃料后处理,必然会建立后处理厂。
刘华提到,乏燃料后处理厂在选址过程中,需要与当地政府、当地老百姓积极进行沟通,宣传后处理厂的安全选址、安全设计、安全建造、安全运行,使得后处理厂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向周边环境排放放射性物质,不会对周边公众造成影响。所以,中国的后处理厂也是中国的一类核设施,对这类设施国家有严格的安全标准。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