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唯一官方中文网
位置: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

宣汉县普光镇“三个三”助推乡镇治理现代化

发布时间:2020-10-22 06:53:20 推广 来源:中国报道

中国报道讯(通讯员漆繁)今年以来,四川省达州市宣汉县普光镇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积极创新、大胆实践为主线,以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普光镇经验”为目标,迅速启动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工作,深入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创新探索“三个三”治理新模式,优解乡镇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工作。

“万企帮万村”活动到官渡村开展走访慰问

抓好“组织、阵地、示范”三个环节

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在党建办,由党委副书记兼任办公室主任,出台了《普光镇城乡基层治理2020年度重点项目清单》。建立了“中心党委+区域党委+村(社区)党支部”三级组织架构,由镇党委班子成员担任区域党委书记,推行书记主任“一肩挑”,分级分类开展试点示范工作。

推进阵地建设。一是切实保障群众安全。联合中石化普光分公司,在铜坎社区设立普光经开区企地联动综治中心,配备消防坦克、强风抢险车等先进装备和抢险器材,组建“地方+企业+民警”治安巡逻队17支,定期开展企地联合应急演练,提升应急能力。二是优化群众办事环境。按照“中心+区域分中心+村(社区)站点”模式,规范便民服务阵地建设,致力于“让群众少跑路”,基本实现“最多跑一次”。

打造示范点位。一是以杏树村为试点,组建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自治组织,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深入推进“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机制,探索完善农村现代化治理体系。二是以龙井社区为试点,规范建设336平方米党群服务中心和群众教育阵地,高标准打造5600平方米的两河广场,探索完善场镇社区创新治理体系。三是以杏树村为试点,实行党支部书记兼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选派原土主镇农技站站长担任集体经济发展技术顾问,大力发展红杏产业1200亩,积极打造“巴山红杏”休闲观光农业、农旅融合扶贫示范基地,探索完善新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万企帮万村”活动冬日送暖

聚焦“区镇、企地、三治”三亮点

区镇合一顺体制。普光经开区、普光镇严格按照“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合署办公”模式运行,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共同协商区镇权责分工、权力下放等事项,为普光经济飞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企地联动惠民生。成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主动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为企业牵线搭桥,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培育新的增长点;成立了农民工服务中心,及时发布企业发布用工信息,配合就业局举办用工招聘会;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引导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签订结对帮扶协议,实现企业和群众的双赢。

三治融合添活力。党委政府搭建平台、提供空间,建立村民自治组织,以自治激发民主活力;开展“七五”普法活动,以法治推进现代治理;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以德治引导文明乡风,为基层治理探索了道路,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活力。

抓好园区党建为基层治理筑阵地

着眼“宣传、职能、基层”三要素

加强宣传教育。进一步组织全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基层治理工作各项政策,全面了解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工作措施;持续深入开展“诚信·守法·感恩”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城乡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转变政府职能。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进一步完善企业服务中心,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积极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积极培育村民自治组织、公益性社会组织,培养村民自立自强、发展互助、民主议事等意识,助力乡村振兴、经济发展。

优化基层组织。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近、便于管理原则,进一步调整优化区域党委辖区,尽快选优配齐区域党委班子;尽快完成区划调整涉改村(社区)两委人员配备,全面推进村(社区)书记主任“一肩挑”;采取“撤、建、转、活”等灵活方式整顿瘫痪、半瘫痪基层党组织;制定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党支部考评制度,加强党员干部教育、考核。进一步细化工作举措,任务工期表,将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部门、具体责任人手中,班子成员定期向镇党委汇报进展情况,倒逼工作任务落实,确保治理现代化试点示范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责任编辑:上官慧慧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